logo

荣氏文化是座“富矿” “开采”一年成果丰硕

TIME:2019-01-21 09:14:50

来源:江南晚报
 

  有些人发达了不忘故乡为人赞许,有些家族富了小家不忘大家,几代人反哺社会,实业报国更是可敬。无锡就有这样一个家族,为城市的崛起和民族的发展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就是荣家。自荣宗敬、荣德生起,荣氏企业已兴旺了百年,荣氏文化犹如一座“富矿”,有待认真“开采”。1月19日,荣氏企业文化研究会在梅园举行迎春座谈会,这个默默耕耘了一年的组织发布了一批重要成果和今年计划。

  缘起:研究无锡“绕”不开荣家

  明朝初年迁来无锡的荣家,有“中国商界第一家族”的美誉,更是中国最热衷于社会公益文化事业的一个家族。善于发现商机的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俩白手起家,成为荣氏家族的第一代掌门人。他们从1900年起创办了大量实业,生产面粉、棉纱,还根据生产需要发展出面粉口袋加工和纺织配套的机器制造业,打造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从荣家第一代到第二代掌门人荣毅仁、第三代掌门人荣智健,“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传奇港商”……百年来,荣家从不缺这样的王牌称号,他们在商场上纵横驰骋,为国家和民族工业与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荣氏兄弟富甲一方后热心公益事业,在无锡建桥修路,办小学、创大学,报效社会、造福桑梓。“研究无锡‘绕’不开荣家,荣氏文化就是一座‘富矿’,市里也提出要搞好荣氏文化研究。”荣氏企业文化研究会发起人喻国荣回忆,2017年,无锡著名摄影家、老报人顾祚维的摄影集《荣毅仁在无锡》首发引发各界关注。那时起,荣氏企业文化研究会的筹建便提上了日程,并得到了荣智健的同意。经民政部门批准,去年10月,研究会正式成立,把原本分散的无锡工商业文化研究力量凝聚起来,并提升至学术高度。研究会现有近百位会员,集结了专家学者、高校教授、企业建设者等,荣氏企业、梅园、江南大学等是会长单位。

  挖掘:荣氏企业何以兴旺百年?

  荣氏企业文化研究会成立时间虽不长,但就在喻国荣他们忙着为研究会办理各种报批材料的同时,分工明确的研究会就已分头开展了课题研究、调研走访、交流访谈、资料收集、论著编纂等工作。昨天,在梅园举行的迎春座谈会上,研究会成员聚集一堂,分享着一年来大家的成果。去年,研究会立项了《荣宗敬文集》《荣德生的二十个细节》《荣氏企业经营管理文化特征研究——以申新三厂为例》《荣家企业工人生活状态研究》《私立公益工商中学编年事纪(1917—1927)》《一梅倾城话荣家》《百年老梅香如故》这几大选题。其中,多个选题已基本完稿,今年将出版,成为研究会的首批成果。

  为抢救一手资料,去年研究会对目前健在的荣氏企业创业的亲历者开展访谈,以江阴兴澄特钢和利港电厂为重点,并多次到江阴调研,了解荣毅仁和荣智健在内地投资创业的情况,获得了诸多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在当代成立这样一个研究会究竟有何意义?“为了科学回答荣家三代为什么能兴旺百年?寻找中国民营企业、实体经济发展的规律,启迪、引领中国企业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创造新辉煌。”喻国荣在他的工作笔记本上写下的这句话道出了研究会成立的初衷。在研究会成员们看来,荣家几代实业救国、兴国、强国的办企理念始终与时代同步,如此精神值得好好挖掘与传播。

  计划:充实资料库助力梅园升级

  荣氏企业文化研究会创办以来,建起了庞大的荣氏资料数据库,现已积累上万份资料,“真实性”“第一手”“多角度”是资料库的特点。今年,研究会还将继续开展兴澄特钢的访谈和调研,开展档案、口述资料的收集,还计划搜集整理湖北新冶钢、河北石钢和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的相关资料,继续充实荣氏资料库。根据去年立项的几大选题完成情况,今年,研究会将推动《荣氏企业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的出版。去年,研究会秘书长高仲泰的长篇传记文学《荣毅仁的前半生》 出版,在北京、上海、无锡和海外引起强烈反响。高仲泰透露,目前,《荣毅仁的后半生》已完稿,展现荣毅仁一生的60集电视剧《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也已完成剧本初稿,预计今年开机。

  昨天,研究会在发布今年工作计划时提到,荣智健有意开发荣氏梅园纪念林。1912年,荣德生买下太湖边龙山脚下一块土地,兴建私人花园——梅园。他精心筹划设计,倚山植梅,以梅饰山,数年中植梅千株,每逢初春,梅花绽放,暗香袭人。本着“为天下人布芳馨”的夙愿,荣先生没有建围墙,免费向市民开放。而今,荣氏梅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远近闻名的赏梅胜地。研究会也将结合荣氏梅园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和荣氏梅园纪念林项目的实施,配合梅园游览线路调整及相关厅堂展陈布置,并计划编纂梅园文化系列丛书。大家希望,2022年,梅园建园110周年时推出这套丛书。 (记者 张月)



上一篇:鸿山街道获批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下一篇:最后一页